模拟练习(一)
化学学科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S-32
Na-23
N-14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蒸煮的霉变大米不能食用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用食盐作调味剂
D
.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2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优化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优化土壤: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优化水质:工厂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
.优化空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3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以及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x
值为
33
,
y
值为
8
B
.
表示两个砷元素
C
.等质量金属镓和锗中镓原子个数多
D
.硒离子的符号是
4
.
L-
脯氨酸(化学式为
)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一
种高效的催化剂。下列关于
L-
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L-
脯氨酸中有二氧化氮分子
B
.
L-
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L-
脯氨酸属于氧化物
D
.
L-
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A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
粉末的玻璃管段时间后,加热
黑色固体变红
无色气体一定为
B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没有变质
D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大量浮渣
井水为硬水
A
.
A
B
.
B
C
.
C
D
.
D
6
.
“
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吸取滴瓶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移走蒸发皿
7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溶液的
pH
不变
B
.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总数减少
C
.该图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
.该反应的实质是
Na
+
和
Cl
-
结合生成
NaCl
8
.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自主探究:用稀醋酸浸泡鸡蛋,制得无壳鸡蛋
醋酸能与蛋壳主要成分反应
B
学校清洁:用酒精对桌椅进行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C
社区服务: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D
家务劳动:用扇子扇炉火
提供充足空气促进燃料燃烧
A
.
A
B
.
B
C
.
C
D
.
D
9
.
“
人工碳循环
”
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使得整个碳循环更加有效。化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实现了二氧化碳向有机物的转化,其化学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价态变化看: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从催化角度看:催化剂能改变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的速率
C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
.从微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是数目发生改变
10
.水在电离时会产生水合离子,我们称这种水为离子水
,
其本质还是水,除了电子得失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极大变化外不添加任何物质。离子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度大,渗透力强,直接饮用,口感极好,下列关于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水中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离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离子水中的分子不运动
D
.离子水带电,因此不能饮用
11
.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12
.白磷和五氧化二磷都具有毒性,某小组利用如图改进装置对燃烧条件进行了探究。
实验时先打开弹簧夹,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周围产生火星;实验后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残留的白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热水的作用只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B
.过氧化钠与水作用生成氧气
C
.为了吸收白磷需要将注射器活塞继续向左推
D
.该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需要达到其着火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分)
13
.地球表面约
71%
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
,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
1
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将水与非挥发性物质分离,但是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
“
打上
”
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
(2)
解释分析2024年安徽合肥使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