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中学
202
3-2024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情反馈
化学试卷
(
满分
90
分
)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满分
9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
/
座位号;同时填写准考证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的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
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全卷共
20
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14
O-16
Fe-56
Cu-64
Zn-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
共
42
分
)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
题
3
分,共
42
分。
)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取用固体
C
.量取液体
D
.加热液体
2
.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废弃的钢铁自然锈蚀
——
化学变化
B
.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
化学变化
C
.石油分馏出汽油和柴油
——
物理变化
D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化学变化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纯净的空气
B
.生铁
C
.煤
D
.水银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
含有不同种分子
B
.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
——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D
.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
——
水分子体积变大
5
.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B
.图书馆、档案室起火适合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C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6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
铷
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铷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铷是非金属元素
B
.
m
的值是
37
,
n
的值是
1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
2
7
.下列
图象
中错误的是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一定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向等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中加入等浓度稀盐酸至过量
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有、无
MnO
2
催化剂条件下分解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8
.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已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体积算为
2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
时
O
2
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
滴水
15%
③
10
滴水和
1.0g
食盐
8%
A
.
①③
可以得出铁锈蚀需要有水
B
.
②③
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C
.
①②③
证明铁锈蚀过程炭粉发生化学反应
D
.此实验不能推断出铁锈蚀需要水和氧气的参与
9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
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
H
2
O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后分子数目变少,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
.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1
10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
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做卫生间的置物
架材料
B
.
铁粉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
制作食品脱氧剂
C
.
常温下碳的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注入碳素墨水的钢笔书写档案材料
D
.
氧气具有助燃性
氧气可以做火箭的燃料
A
.
A
B
.
B
C
.
C
D
.
D
11
.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List
曾用有机催化剂脯氨酸
(C
5
H
9
NO
2
)
研究催化反应,其结构模型如图,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脯氨酸由
5
个碳原子、
9
个氢原子、
1
个氮原子、
2
个氧原子构成
B
.脯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脯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14+16
D
.催化反应后脯氨酸的质量和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12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
A
.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B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合物和单质属于包含关系
D
.化石燃料和石油属于包含关系
13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的做法中
解释分析广东广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