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原创模拟试卷(一)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
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
”
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
周王实行分封制
B.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2
.
如图中文字有汉字的结构与笔画。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
A.
汉族人创制的文字
B.
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
C.
少数民族文化先进
D.
这些文字与汉字无关
3
.
下图是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忽必烈传奇》的宣传海报。下列属于主人公真实历史功绩的是
A.
统一蒙古草原
B.
开辟从刘家港到直沽的海运
C.
建立蒙古国
D.
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4
.
《鲁滨逊漂流记》开篇讲述了英国人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又去非洲从事奴隶贸易,途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上述情节反映了( )
A.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B.
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
C.
近代西欧的殖民扩张
D.
近代亚洲的民族觉醒
5
.
1903
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
“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
此书一问世,便迅速传播,销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这说明( )
A.
改革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B.
同盟会建立促进革命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受到青睐
D.
孙中山的思想来源于邹容
6
.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
“
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
。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
10
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C.
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
D.
促使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7
.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
1937
年
10
月在美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细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
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
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
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8
.
如表内容出自《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湖北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它可
以用来印证( )
工业产品
1936
年
1949
年
1952
年
钢(万吨)
0.03
4.44
生铁(万吨)
1.4
0.3
2.61
发电量(亿度)
0.83
0.8
1.63
水泥(万吨)
3.4
2.29
25
A.
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
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C.
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D.
总路线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9
.
1964
年
10
月
16
日,北京时间下午
2
点
59
分
40
秒,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主操作员车云梯按下了牵动人心的按钮,现场指令:五、四、三、两、一,起爆
!
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下列符合该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一号飞船升入太空
C.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D.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0
.
1978
年至
1988
年间,中国农村每
100
户农民就有
75
户盖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由
8
平方米增加到
17
平方米。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得到实施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
大跃进
”
运动的开展
11
.
“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
与
“
这次远征
”
有关的人物是( )
A.
亚历山大
B.
查理一世
C.
彼得一世
D.
伯里克利
12
.
观察如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各级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
C.
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关系
13
.
随着教育的普及,科学的传播,以及劳动妇女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妇女重返社会的愿望就逐渐萌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男子参战,他们留下的工作只好由妇女去顶替,妇女在各行各业的表现使整个社会为之震惊。材料说明( )
A.
西方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B.
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C.
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相同
D.
妇女完全脱离家庭走向社会
1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当时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B.
发挥劳动力优势,依赖国际援助
C.
加入
“
欧洲共同体
”
,走向联合自强道路
D.
进行社会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15
.
“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
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
促使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
推动了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
D.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原创模拟试卷(一)-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