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语文上

含解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01讲核心(原卷版).docx

2024年 DOCX   15页   下载0   浏览9 7500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含解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01讲核心(原卷版).docx 第1页
剩余1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六单元 01讲核心 一、《孟子》三章 重点字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①,地利不如人和②。 三里之城③,七里之郭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⑥,兵革非不坚利也⑦,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⑧,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⑪。得道者多助⑫,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⑬,亲戚畔之⑭;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⑮,战必胜矣。 ① 天时一般指时令、气候,但这里偏指时日干支、阴阳五行、孤虚旺相之类是否对作战有利。如比得上。地利指城高池深、山川险要等对攻守有利的地理形势。 ② 人和指内部团结一心及人心所向等。 ③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④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⑤ 环围。 ⑥ 池护城河。 ⑦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⑧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⑩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 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⑫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⑬ 至极点。 ⑭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背叛。 ⑮ 君子指推行仁政的明君。有不战意指不应或不必用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时就不用战争。 富贵不能淫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④大丈夫⑤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⑥。” 孟子曰:”是焉⑦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⑧也,父命之⑨;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⑩之曰:‘往之女家’⑪,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⑭。得志,与民由之⑮;不得志,独行其道⑯”。富贵不能淫⑰,贫贱不能移⑱,威武不能屈⑲”。此之谓大丈夫。” ①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②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③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④诚:真正,确实。 ⑤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⑥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⑦焉:怎么,哪里。 ⑧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⑨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⑩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⑪女
含解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01讲核心(原卷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