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历史试卷

江苏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部编版 2024年 江苏省 DOCX   7页   下载0   浏览11945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江苏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年春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独立作业 (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50 分 ) 请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 共 24 分 ) 请注意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每小题 1 分 ) 1 .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 5300 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 河南三门峡出土 甘肃秦安出土的 辽宁建平出土的 江苏邳州出土的的彩陶盆 彩陶盆 彩陶罐 彩陶盆 A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C .小农经济充足发展 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 《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韩非子》熔法、术、势于一炉,同时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学派之间思想 A .互相排斥 B .相互融合 C .趋于一致 D .独立发展 3 .下面对于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描述,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正确的一项 A. 造纸术 —— 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医学 —— 张仲景著有《伤寒 杂病论》,毕佗被称为医圣 C. 史学 —— 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宗教 —— 道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佛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4 .《魏书 . 任城王传》记载: “ 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A. 平城文化落后 B. 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D. 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5 .以下示意图表现了某一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其中 ①② 处应为 A .秦国、修建都江堰 B .隋朝、开凿大运河 C .元朝、开凿通惠河 D .明朝、营造北京城 6.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 “ 小邑犹藏万家室 ” 到 “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 的转折点。 “ 小邑犹藏万家室 ” 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7. 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 1005 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A. 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 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 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 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8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如图图片(图 1 — 图 4 )。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图 1 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 B .图 2 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 C .图 3 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D .图 4 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 9. “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 这一现象出现在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10 . “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 …… 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 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 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A .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 .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 .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 .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11 .明清时期文书避讳制度进一步加强,朱元璋特别避讳 “ 天下有道,望拜青门 ” 等词句,认为影射自己曾经当过和尚;康熙帝名玄烨,在文书中必须避讳,因而将玄武门改为了神武门。此现象的实质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C .限制民间文学的发展 D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2 . 1874 至 1908 年曾在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中以中西方的冲突为中心,以列强侵略、征服活动为线索,把中西关系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 冲突时期 ”(1834-1860 年 )“ 屈从时期 ”(1861-1893 年 )“ 被制服时期 ”(1894-1911 年 ) 。在被制服时期列强侵略、征服的活动有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马士 · 霍齐亚 · 巴卢 ① 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⑤ 八国联军侵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著名学者金冲及曾提到: “ 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兴起,是甲午战争强烈刺激下的产物 …… 这次运动把倡导新学和人们救亡的迫切要求紧紧联结在一起。 ” “ 这次运动 ” 使中国 A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B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 .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D .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 孙中山在评价 近代中国某运动时说: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 他评价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