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凤凰县初中毕业会考模拟试卷(一)九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
答题前,考生须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
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
100
分,与道德与法治同堂考试,两科时量共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关于下图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第一手史料,反映我国原始农业领先世界
B
.属于口传史料,反映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C
.属于第二手史料,反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
.属于实物史料,反映我国青铜铸造工艺历史悠久
2
.西汉初年,
“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为改变这一现状,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焚书坑儒
B
.休养生息
C
.严明法度
D
.强征赋税
3
.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这有利于实现(
)
A
.地方稳定
B
.财政增收
C
.思想统一
D
.民族团结
4
.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具有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为通商口岸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史料记载:
1876
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他发现美国展品
“
约居十之八
”
,而中国
“
竞无一物于此
”
。会后,他大声疾呼
“
机器正当讲求
”
。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6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辛亥革命
C
.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五四运动
7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
“
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
”“
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
,这起惨案发生在(
)
A
.沈阳
B
.上海
C
.南京
D
.广州
8
.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病情的影响,多个粮食出口国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导致国际粮价上涨,而中国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能够从容应对国际粮价的变化。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屠呦呦
D
.钱学森
9
.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体现了(
)
A
.经济建设的市场化
B
.现代中国工业化
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社会生活信息化
10
.
529
年,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新法典问世。这部法典对此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产生深远影响。这部法典是
A
.
5
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B
.
5
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C
.
6
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D
.
6
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11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
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
“
湖流
”
包含下列( )
①
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
日本明治维新
③
美国南北战争
④
戊戌变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2
.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
“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
列宁进行的成功
“
实验
”
是(
)
A
.领导十月革命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建立苏联
13
.
1933
年,在德国、苏联和美国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A
.
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
“
新政
”
B
.
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C
.
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D
.
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
“
新政
”
14
.
“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是在敌对双方皆拥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武器,而彼此又无防御之策,形成
'
恐怖平衡
'——
不敢打又不愿和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
这场
“
战争
”
进入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阶段的标志是(
)
A
.三国同型
、三国协约形成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5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未突破苏联模式
B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
.马歇尔计划的失败
16
.
1910
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4
年
3
月
8
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
1917
年
3
月
8
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
“
二月革命
”
的序幕;
1924
年
3
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
1975
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
A
.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使命
B
.适应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
解释分析2024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