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2
分。
1
.
19
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
太平天国的建立
B.
洋务运动的兴起
C.
戊戌变法的实行
D.
中华民国的创建
2
.
下表是李大钊在
1918
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
月《言治》季刊第
3
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7
月《言治》季刊第
3
册
《庶民的胜利》
11
月《新青年》第
5
卷第
5
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
月《新青年》第
5
卷第
5
号
A.
揭露清朝黑暗统治
B.
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C.
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D.
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3
.
下侧是一首民主革命时期流传于江西的歌谣。据此分析,当时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是( )
正月里来就过荒,老天爷故意来作干;
二月来了叶将军,三月江西得太平;
四月蒋贼大屠杀,五月共产党遭难星;
六月早禾不过镰,七月汪精卫又叛变;
八月朱德起了义,九月毛泽东建立了根据地;
十月红军打过来,十一月打倒土豪分田地;
十二月欢欢喜喜过新年,家家户户闹翻天。
A.
武昌起义的发动
B.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西安事变的解决
4
.
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
A.
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
B.
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
C.
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
D.
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
5
.
秦皇岛是我省沿海城市。
1984
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
5
万美元,
2018
年增长到
11.09
亿美元。
1989
年完成进出口总值
1482
万美元,
2018
年增长到
53.65
亿美元。截至
2019
年,秦皇岛市与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57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投资置业。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果突出
B.
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
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D.
政企分开释放企业活力
6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
社会建设
B.
文化建设
C.
教育改革
D.
对外交往
7
.
中华民国成立后,留欧的潮流首先涌向
□□
。近代中国人对它的向往,不仅是由于它有着闻名于世的灿烂文化,还因为它曾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它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
□□
”应是( )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俄国
8
.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
A.
发生的历史背景
B.
开始的具体标志
C.
发展的有利条件
D.
带来的社会影响
9
.
自明治元年(
1868
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
1879
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2%
,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
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
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
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10
.
某学者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并没有得到和平,却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显著的现象乃是以国族生存与荣辱为号召,包藏野心的领袖们在许多国家借民心的怨恨与愤怒,集中权力于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带领群众让国家走上奴役、战争与毁灭之旅。”下列史实中,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
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B.
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C.
英国镇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11
.
下侧示意图所示军事行动的直接依据是( )
A.
华盛顿会议的决定
B.
《联合国家宣言》
C.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D.
《华沙条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1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