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
化学试卷共两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
试卷包括
“
试题卷
”
和
“
答题卷
”
两部分,
“
试题卷
”
共
4
页,
“
答题卷
”
共
2
页。
3.
请务必在
“
答题卷
”
上答题,在
“
试题卷
”
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
“
试题卷
”
和
“
答题卷
”
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1
.第三届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本届活动包括
“
绿色发展
”
等论坛。下列做法符合
“
绿色发展
”
理念的是
A
.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
B
.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C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D
.盛大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
.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B
.发生火灾时,为尽快逃离火场乘坐电梯下楼
C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
.进入煤矿和面粉厂,应严禁烟火
3
.近日,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海底发现两艘神秘明代沉船遗址
,遗址中有大量陶器、瓷器和铜器等文物,如图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的核电荷数为
29
B
.图中
X
代表的是
Ca
C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3.55g
D
.铜器在海底不会生锈
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称量氯化钠
C
.过滤
D
.振荡试管
5
.冬季是流感多发季节,布洛芬(
C
13
H
18
O
2
)缓释胶囊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洛芬分子中含有
O
2
B
.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原子的总数为
33
C
.碳、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13∶18∶2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
.科研人员在
-50℃
的环境中,通过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制成冰光纤。下列关于冰光纤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光纤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B
.冰光纤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水变成冰光纤后,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D
.冰光纤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
:
2
7
.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现象与结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
“
对应关系
”
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B
.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附着,金属活动性:铜
>
银
C
.干冰升华时吸热,用作制冷剂
D
.向
H
2
O
2
溶液中加入
MnO
2
,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催化剂能决定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8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
FeCl
2
溶液中少量的
CuCl
2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
H
2
、
CH
4
、
CO
三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除去
KCl
固体中的
KClO
3
加入少量
MnO
2
固体,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9
.化学实验调研比赛上,有选手做了
“
泥土蜡烛
”
的创新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当石蜡沸腾后,石蜡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泥土是可燃物
B
.
“
泥土蜡烛
”
燃烧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C
.
“
泥土蜡烛
”
燃烧时实质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D
.泥土可以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10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核心素养
示例
A
化学观念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科学思维
Al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AlCl
3
,所以
Fe
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FeCl
3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
H
2
O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节约金属资源,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A
.
A
B
.
B
C
.
C
D
.
D
11
.在通电条件下,甲酸(
HCOOH
)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此实验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B
.反应
①
有三种物质生成
C
.反应
②
的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O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OOH+O
2
H
2
O
2
+CO
2
12
.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①
试管中白磷燃烧;
②
热水中白磷未燃烧;
③
试管中红磷未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现象
①②
推知:燃烧需要氧气
B
.由现象
②③
推知: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C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
a
先变大后变小
D
.气球既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又可防止污染空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其燃烧后的产物为水,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取和储存
H
2
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工业制氢方式中,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氢是一种重要工艺。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
1
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
解释分析安徽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