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
.
为保证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封邦建国,广建诸侯”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
厉慎思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城市历史沿革”调查活动时,搜集到如图所示某城市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调查的城市是( )
A.
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北京
3
.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节日习俗。今天,我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的正确行为是( )
A.
在人口密集的小区燃放烟花
B.
在规定区域内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C.
将炮仗点燃后丢进井盖
D.
用小型无人机吊起烟花爆竹进行燃放
4
.
1999
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以永久纪念他的禁烟功勋。与林则徐相关的历史史事是( )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5
.
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如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
1914
年
B.
1919
年
C.
1924
年
D.
1929
年
6
.
1949
年
10
月
1
日
,
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升起,参加庆典的王金凤激动地说道
:
“你说多少年了吧
?109
年
!
就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啊
,
是不是啊
?
我想这个红旗真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与该场景相关的史事是
A.
重庆谈判
B.
渡江战役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7
.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
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8
.
史明州同学准备撰写“新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研究报告,他可以参阅的资料是( )
A.
互联网上关于青蒿素研究的论文资料
B.
图书馆收藏的焦裕禄人物传记
C.
《人民日报》关于“辽宁舰”的报道
D.
博物馆“服饰文化展”的图片
9
.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10
.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下图的史料可以用来解读
A.
公历的缘起
B.
庄园的出现
C.
城市的自治
D.
大学的兴起
11
.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
1792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
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12
.
他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克服了两耳失聪带来的困难,创作出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不朽之作——《英雄交响曲》。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这位天才作曲家是( )
A.
但丁
B.
达•芬奇
C.
巴尔扎克
D.
贝多芬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
分。
13
.
【官负选拔•社会治理】隋朝开创的
______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大变革。这一制度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14
.
【晚清危局•探索自救】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
______
。由于其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所以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5
.
【不懈追求•粮食增产】在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
100
多千克,粮食问题是个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当时还是湖南省农业学校教员的他。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
10
余年攻关。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在
1975
年把水稻平均亩产提高到了
300
千克。
2014
年,他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
1000
千克,创造了世界纪录。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突出贡献。这里的“他”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______
。
16
.
【地跨三洲•东西交汇】如图反映的史事是
______
。
17
.
【革命战歌•鼓舞斗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中的歌词,是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______
失败后,由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国际歌》也曾鼓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1
分。
18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澶洲之盟(
1005
年)以后,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等四处榷场,其中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宋方有医药、茶叶,琴角、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