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备战
2024
年中考
历史
模拟卷
0
4
(考试时间:
70
分钟
试卷满分:
7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某校举办
“
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
”
图片展。下图为
“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
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①
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②
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
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④
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下列哪项文物有助于研究商朝历史
A
.
B
.
C
.
D
.
3
.下图是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①
处应该填写的是
A
.皇帝
B
.丞相
C
.郡守
D
.县令
4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雄才大略,英明果断,完成了汉王朝的政治重建和文化重建。其史实依据有
A
.分封制、百家争鸣
B
.郡县制、焚书坑儒
C
.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D
.
“
推恩令
”
、尊崇儒术
5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以下史实有助于
“
多元统一体
”
形成的是(
)
①
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②
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③
魏晋以来
,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
④
北魏孝文
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中
①②
两朝所处的时代特征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7
.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到唐朝的三省六部的演变,从君权与相权的角度看说明(
)
A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
.加强相权、削弱君权
C
.君权与相权相互牵制
D
.君权与相权相互独立
8
.下侧是隋唐大运河与元代运河路线图,导致路线图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政治中心的北移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统一全国的需要
D
.为便于巡游江南
9
.下列食物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④③②
10
.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抗争
——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
.探索
——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
——
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
——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1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笔记(部分),其中
①
处应填写的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重要会议
中共三大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古田会议
确立了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的建党建军原则
①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瓦窑堡会议
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2
.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渡江战役
C
.黄海海战
D
.淮海战役
13
.土地改革后,
“
河南省某地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的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26.9%
。
”
这表明土地改革(
)
A
.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物质保障
B
.改变了土地私有制
C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4
.下表
①
和
②
处应填写(
)
1960
年,
①______
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
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
“
铁人
”
。
1962
年,
②_____
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虽然身患癌症,仍顽强工作,与内涝、风沙、盐碱作斗争,被人民称颂为
“
党的好干部
”
。
A
.
①
王进喜
②
焦裕禄
B
.
①
焦裕禄
②
雷锋
C
.
①
王进喜
②
邓稼先
D
.
①
邓稼先
②
雷锋
15
.如下表反映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是(
)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农场主雇佣农民;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工场主雇佣工人;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A
.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
B
.存在雇佣关系
C
.产品只是满足自我消费
D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16
.一位同学进行单元主题学习,综合分析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四部文献。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
A
.走向近代
B
.资本主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