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共
100
分。
1
.
下列选项中,关于接纳与欣赏自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③欣赏自己的努力
④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
我和小丽是好朋友,我们俩同时竞选班长,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我多次想安慰她,但是她一直不理我,我们逐渐不再往来了。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②在竞争中,我们要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
③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
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 )
A.
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
B.
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C.
小丽:“昨天老师误解了我,所以我当场和老师顶起嘴来。”
D.
小明:“今天班会课上老师只表扬了我一个人,他们真是太笨了!”
4
.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母亲的难言与无奈。步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碰撞增多了。对此,我们应该( )
①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做法
②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③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④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人民的生命。这是因为( )
①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②生命至上
③生命是宝贵的
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下列选项能够规范、引导青春,让青春有格的是( )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
下列属于合理宣泄情绪的是( )
A.
被妈妈误解,我向好朋友诉说自己的委屈
B.
好朋友背着我和其他同学逛书店,我很伤心,对她大喊大叫
C.
老师说我作业做得不好,我一生气把作业本给撕了
D.
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旷课去网吧玩游戏
8
.
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但是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某些负面情感体验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②生活中,负面情感体验越多越好
③体验负面感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④我们应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
.
三班学生制定了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三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三班的。”这句格言要求全班同学( )
①只为班级和老师学习
②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级荣誉
④心中有集体,坚持集体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
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B.
学校处分违反校纪学生
C.
郭某传播疫情防控虚假信息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
D.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
.
漫画《政务微博》直接说明了( )
A.
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B.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D.
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
12
.
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②不泄露他人隐私
③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为抵制不良诱惑,不上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
.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是( )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
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慎独”
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5
.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A.
事虽小,不为不成
B.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6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践行诚信,我们要( )
①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
②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讲信用,守诺言
④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
.
以下图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
李某在学校操场拾到沈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沈某起诉了李某,法院判决李某限期
2021年黑龙江大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