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
2023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
.
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下列各学派的思想中蕴含和平理念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仁者爱人”
C.
“兼爱”“非攻”
D.
提倡“法治”
2
.
近代史上,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通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19
世纪
60
—
90
年代,李鸿章等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与之对应的实践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
.
1921
年
7
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他们的这些活动最能体现(
)
A.
五四精神
B.
红船精神
C.
长征精神
D.
抗战精神
5
.
民谣反映时代特色,也具有史料价值。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江西地区有一首民谣“红
军上了井冈山,革命有了立脚点,地是根,枪是胆,有地有枪胆包天”。此民谣反映了(
)
A.
革命道路的开辟
B.
革命军队的创建
C.
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指导思想的形成
6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分析下列图说卡片,其主题应是(
)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
《地道战》(绘画)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红军不怕远征难
C.
全民族团结抗战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7
.
百年党史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下图②处的事件为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8
.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离开中国前夕说:“我们今天所发表的联合公报概括了我们会晤的结果。这个公报明天将成为全世界的重大新闻。”此“联合公报”的发表意味着(
)
A.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敌视政策
9
.
“早在
14
、
15
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下列作品能够反映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是(
)
A.
《战争与和平》
B.
《向日葵》
C.
《蒙娜丽莎》
D.
《英雄交响曲》
10
.
19
世纪
70
年代,日本政府明令家长必须送适龄儿童上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创办一系列大学。这些现象主要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
A.
实行废藩置县
B.
推行“殖产兴业”
C.
建立新式军队
D.
提倡“文明开化”
11
.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时,
历史小组就下列材料的史料价值展开争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伦敦
1830
年至
1850
年的市政档案文件
②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
1838
年)
③梅雪芹正式发表的论文《
19
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
2000
年)
A.
①是原始档案,可信程度最高
B.
②是名家小说,史料价值最大
C.
③是现代论文,没有史料价值
D.
三则材料均可作为可信史料直接使用
12
.
“新政不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是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材料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
A.
彻底清除经济危机
B.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
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D.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3
.
1950
年前非洲独立的国家只有
3
个。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已经达到
41
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84
%
。这突出反映了(
)
A.
民族独立浪潮的高涨
B.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4
.
下面两则材料,可用于研究
●
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集权统治的力量。
●
1993
年,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有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世界大战的影响
C.
世界经济的发展
D.
世界格局的演变
15
.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十月革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分析以上三组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认识到(
)
A.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
B.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非选择题:共
35
分。
16
.
(
8
分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步伐从未停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
2023
年
4
月
3
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