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
202
4
年中考
历史
真题重组卷
0
5
(
北京
专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
,
每小题
1.5
分
,
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C
C
C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D
A
D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
共
40
分)
【答案】(
1
)名称:
“
百家争鸣
”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分封制逐步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产生。
(
3
分)
(
2
)理论:三民主义;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3
分)
(
3
)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理由: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
2
分)
(
4
)成果: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任举两例)
(
2
分)
22
、
【答案】(
1
)主题:中国古代的中外交流的代表。史实
1
:唐朝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
5
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苦劳累过度而双目市民。但是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
6
次东渡,终于在
754
年抵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了日本奈尔良城的唐招提寺,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史实
2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
波罗,在忽必烈时代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
17
年。马可
·
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
·
波罗行纪》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
·
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对
15
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史实
3
: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东南亚、印度洋、非洲等地,足迹踏遍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了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开辟了由太平洋西部到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在时间上,规模上,还是在航海的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代表了同时代世界航海事业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示了明朝强大的综合
国力。
(
4
分)
(
2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冷战。因素:国家的综合实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
3
分)
(
3
)示例
1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和否决权,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示例
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
3
分)
23
、
【答案】(
1
)张骞;指南针。
(
2
分)
(
2
)中国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罢课游行,得到了包括上海商人、工人等全国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的响应和支持,正是因为学生、工人、商人等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才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
“
巴黎和约
”
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
3
分)
(
3
)
“
开拓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突破
”
:中美建交。(中日建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
分)
(
4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
2
分)
(
5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2
分)
24
、
【答案】(
1
)图名:《清明上河图》。原因: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社会安定。
(
3
分)
(
2
)出现新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剪掉长长的辫子;服饰开始西化等。(符合史实即可)
(
2
分)
(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2
分)
(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
分)
(
5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提倡合理消费行为,加强居民就业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
2
分)
冲刺
202
4
年中考
历史
真题重组卷
05
(
北京
专用
)
(
考试时间
:
70
分钟
试卷满分
:
70
分
)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20
小题
,
每小题
1
.
5
分
,
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
项是符合要求的
)
1
.(
2023·
湖北恩施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
图
1
稻谷
图
2
猪纹陶钵
图
3
骨耜
A
.
人类的起源
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北京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