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
2024
年春第一次月考
(
八校联考
)
八年级
(
下
)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
100
分,
监测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
1.
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监测号、监测点、监测场号
.
2.
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3.
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
一.选择题(共
40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志愿军战歌》
D
.《国际歌》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表明《共同纲领》(
)
A
.消灭了封建主义残留
B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
D
.发挥国家正式宪法作用
3
.建国初,西藏昌都百户头人之一的甲本次成找到人民解放军,控诉藏军的横征暴敛以及帝国主义的累累罪
行,并带领村民把仅有的糌(
za
)粑和园根(食用植物)摆在路上供人民解放军食用。这反映西藏和平解放(
)
A
.受境外反动势力干预
B
.物资补给是重要保障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
D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65
)》中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的
‘
冒险
’
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
……
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
”
这次
“
冒险
”
的益处是(
)
A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
.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C
.推动了尼克松访华
D
.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5
.毛泽东说:
“
如果不打回三八线
.
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
.
沈阳、鞍山、抚顺
……
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这说明这次战争的意义在于(
)
A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了
“
一五计划
”
的成果
C
.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D
.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6
.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长期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也是中国独立、富强和工业化的基本障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彻底废除农奴制
C
.实行耕者有其田
D
.建立革命根据地
7
.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这有助于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
“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其含义是(
)
A
.土地归集体所有
B
.土地归国家所有
C
.土地归农民所有
D
.土地归乡镇所有
8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改造农业
C
.改造手工业
D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9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
·
游泳》称赞它是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它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若是当年的报刊头条有刊载,我们可以在网上检索的时间是(
)
A
.
1950
年
B
.
1953
年
C
.
1957
年
D
.
1949
年
10
.美国学者约翰
·
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
“
人民说了算
”“
人民是统治者
”“
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国家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C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
.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
11
.
1954
年,中共江苏省委指出,普选(人大代表)工作的各阶段各地都应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并结合中心工作推动普选。
“
搞好生产,迎接普选
”
作为凝聚共识的宣传口号,进一步催生出了各行业、各阶层中的爱国模范和先进典型。这可用于说明(
)
A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
.人民民主政治得到认同
C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D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
.与
“
生产合作社
”
、
“
赎买
”
、
“
集体化道路
”
等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三大改造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13
.向社会主义过渡好比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实现工业化是它的主体,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分别是大鸟的两个翅膀。我们可以称之为
"
一体两翼
"
。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A
.表明国家正在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要协调发展
C
.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完全不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D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
14
.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改革开放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5
.随着
1957
年我国一些工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国际上,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试卷解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