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初三试卷 初三历史上

辽宁营口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部编版 期中试卷 2024年 2023年 辽宁省 DOCX   12页   下载0   浏览7934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辽宁营口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第1页
剩余1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历史试题 (分值: 70 分 时间: 45 分钟) 2023.1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属于古代亚非地区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① D . ②③④ 2 .古代谚语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谚语能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的是(      ) A .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 . “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我的国王同属刹帝力 ” C . “ 我 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 D .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3 .伯里克利曾表述: “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 A .种姓制度 B .君主专制 C .联邦制 D .民主政体 4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 “ 轴心时代 ” ,是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期。孔子与苏格拉底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杰出的代表,以下关于 二者思想 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关注自然否定神学 B .都坚持城邦利益至上 C .都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D .都重点关注人与社会 5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 “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 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 A .《万民法》 B .《罗马民法大全》 C .《十二铜表法》 D .《民法典》 6 .九年级( 1 )班的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 究主题是(     ) A .契约精神在西欧传播 B .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C .西欧庄园经济的形成 D .西欧基督教占据特殊地位 7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 “ (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效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 ” 这一 “ 经济实体 ” 是(     ) A .西欧封建行会 B .西欧封建城市 C .西欧封建教会 D .西欧封建庄园 8 .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 这种 “ 自由 ” 根源于(      ) A .城市人文气息浓厚 B .城市不受国王管辖 C .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D .商品 经济不断发展 9 .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贵族世袭,各行业也基本上子承父业,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大学改变了这一状况,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A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B .促进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公平 C .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发展 D .消除了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10 . 10 世纪时,西北欧的毛纺 业城市 和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 A .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B .摆脱束缚享有司法特权 C .保障了城市居民利益 D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1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 “ 欧洲色彩 ” ,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 “ 农业社会 ” 文化 …… 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 “ 模仿 ” 指的是(     ) A .幕府统治 B .倒幕运动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12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 “ 智慧宫 ” ,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 .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 .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 .阿拉伯人创造了伊斯兰文化 13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 :“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现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者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 这句话表明(     )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14 . “1630 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种植者多数是来自欧洲的契约佣工 ……1680 年,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此时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 ” 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美国的独立 15 . 下列选项中帝国的疆域不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是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查理曼帝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40 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14 至 17 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
辽宁营口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