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2年广东阳江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2022年 DOCX   16页   下载0   浏览50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2年广东阳江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1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2 年广东省阳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 镌 刻 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 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 谨 慎 的态度。 C. 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 殚 精 竭 虑 ,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 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 栩 栩 如 生 ,深受观众好评。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 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 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 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3 . 默写古诗文。 (1) 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论语》) (2) 老骥伏枥, ______ ;烈士暮年, ______ 。(曹操《龟虽寿》) (3) ______ , 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______ ? 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诗人常在诗词中借明月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用“ ______ , ______ ”表达对友人的挂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 ______ , ______ ”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有声是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有声阅读区别于纸质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相关调查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模式, 2021 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 76.72% ,达到较高水平。 59.18% 的有声阅读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为半小时以下, 48.03% 的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介于 11 至 30 分钟之间。 46.36% 的有声阅读使用者选择在移功中听书,文通工具成为有声阅读的重要空间,有声阅读使用者习惯在开车或来坐地铁、公文时,打开个人的“听觉空间”,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 (摘编自《 2021 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 材料二 近年来,有声阅读的兴起和繁荣,有效地推动了社会阅读文明的构建。有声阅读有可听的、与文本相应的音频,许多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已纷纷上线,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有声阅读将明确的、认真的、专注的学习型阅读与浏览型、消遣型的阅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品质的提升。“听”和“看”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体验上呈现不同的特征。有声语言表达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达者在创作过程中融进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运用一定的技巧把它表达出来。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声阅读产品的出现,逐渐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不仅使有声阅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阅读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 材料三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微信公众平台有声阅读发文量达 230 万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已达 21.9 亿次,有声阅读的热点话题热度也不断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声阅读氛围越来越浓,阅读率越来越高。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内容和形式,促进了社会阅读文明的发展。 [ 注 ] 热度指数:指奥论在公开社交场景中对有声阅读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传播,由各平台公开渠道信息传播量综合加权计算并归一化处理后获得,满分 100 分。 (摘编自《“有声”打开全民阅读新格局 ──2021 有声阅读产业调查报告》) 材料四 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 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 20-30 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 50% :增至 50-60 分贝,可懂度达到 90%-95% ;到了 140 分贝,人就会感到头痛。此外,一些噪声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也会很大。 情绪感知则是指听真人朗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形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不像看文字时可以自己主导情节、节奏等,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听语音合成的朗读
2022年广东阳江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