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1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统
筹
(
chóu
)
恬
静(
tián
)
销声
匿
迹(
ruò
)
B.
静
谧
(
mì
)
禁
锢
(
gù
)
开
卷
有益(
juàn
)
C.
翘
首(
qiáo
)
渲
染(
xuān
)
气冲
斗
牛(
dǒu
)
D.
教
诲
(
huǐ
)
闲
暇
(
xiá
)
不言而
喻
(
yù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
_______
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
_______
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
_______
;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开阔
吸收
鉴定
B.
开辟
吸收
鉴别
C.
开阔
汲取
鉴别
D.
开辟
汲取
鉴定
3
.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ㅤㅤ
①
3
月
23
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②神舟十三号的
3
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
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
□
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
□
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
B.
。”。:
C.
”。。、
D.
。”?、
5
.
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
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
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
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6
.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会当凌绝顶,
______
。(杜甫《望岳》)
(2) _____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
苔痕上阶绿,
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4)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
7
.
名著阅读。
ㅤㅤ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人物
文段或评述
①《
______
》
监生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
______
在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之时,在胜利的浪潮把他推上创造幸福生活的顶峰之时,他却被击中了。他不甘心立刻倒下,而是像一名刚强的战士,咬紧牙关,紧跟在胜利前进的无产阶级钢铁大军的后面。
《朝花夕拾》
③
______
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海底两万里》
④
______
他设计建造了一艘潜水艇,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并不是他这种弧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他的敌人和迫害者,人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8
.
《水浒传》中,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从最初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最后的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林冲是如何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的。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9
.
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回答问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朱清科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