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2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2022年 DOCX   18页   下载1   浏览37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2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1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2 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 . 立冬 ㅤㅤ 宋代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诗有句:“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古人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 3 个 5 天,每 5 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唐代李白有《立冬》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水冰地冻,“雪”往往是古代咏冬的诗文里常见的意象。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毛泽东 《沁园春•雪》 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 ① ______ , ______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② ______ ? ______ 刘义庆(编) ③《 ______ 》 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 ______ 《卖炭翁》 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 ⑤ ______ , ______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辩的景象。 雾凇沆砀,⑥ ______ , ______ 柳宗元 《江雪》 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空灵之境。 ⑦ ______ , 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 . 时间的味道历久弥鲜,味则通之——道于物,道于事,道于人。 时间的脚印 ㅤㅤ ①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 1 厘米厚的岩层使代表着几十年列上百年的时间。 ㅤㅤ ②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ㅤㅤ ③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阳光烘烤着它,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各种酸类腐蚀着它。水和空气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开山炸石,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ㅤㅤ ④大地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上。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ㅤㅤ ⑤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根据计算,大约 3000 到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 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ㅤㅤ ⑥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ㅤㅤ ⑦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 很 可 能 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ㅤㅤ ⑧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便是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认识地球历史发展的过程。另外,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ㅤㅤ ⑨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作者:陶世龙,出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删改) (1)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______ A. 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泥沙就会胶结得更紧密。 B. 粗糙的砾岩里
2022年广西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