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西南宁三十七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山水”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曹操
《观沧海》
山水壮阔,动静结合。
①
______
,
______
②
______
《答谢中书书》
山高水净,清峻秀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崔颢
《黄鹤楼》
远眺江洲,草木茂盛。
③
______
,
______
杜甫
《望岳》
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
④
______
,
______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象征着困难如山,一个接一个
⑤
______
,
______
李白
⑥
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描绘了江水浩渺、船帆高挂的景色,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⑦
______
,
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之大礼
非遗“佾(
yì
)舞”
ㅤㅤ
①
5
月
18
日晚,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在欢迎晚会上,以传承千年的国之大礼——八佾舞作为晚会的开场。盛大隆重的场面,端庄典雅的佾舞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礼乐文化。此次八佾舞的惊艳亮相,也使这种特殊的舞种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注。
ㅤㅤ
②八佾舞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八佾舞均依照舞谱进行表演,动作庄严齐一,节奏平稳,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颜师古《汉书注》中记载:“佾,列也。”周朝规定,天子可以使用四面之乐,即殿堂之中四个方向都可以安排乐队,诸侯则为三面之乐,卿大夫用两面之乐,士只能使用一面之乐。对于使用的乐舞规定为“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每个数字都以“佾”为单位,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佾舞融合诗、礼、乐为一体,包括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统称三献礼。每一献礼为一个乐章,每个乐章由四言八句的诗歌组成。佾舞中的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个乐章由
32
个动作组成,可谓是“一字一舞”。这如同现代国际交往中迎接国宾所施放的礼炮有
21
响、
19
响、
17
响等规格区别,其规格等级不可僭越。
ㅤㅤ
③在古代,习佾舞者统称“佾生”,通常由官方遴选才思敏捷、品学兼优的官学生,也就是儒生担任。献舞时,佾生左手横拿籥(
yuè
,龠,古代汉族管乐器,形状像笛)在内,右手直拿翟(
dí
,古代乐舞所执的雉羽)在外,象征正直;翟籥结合,呈现阴阳和谐。整个展演过程高雅肃穆,传递着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风韵。佾舞将”仁、义、礼、智、信”融入舞蹈动作中,每一个肢体动作和神态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德”和“礼”。佾舞体现“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学思想和精神价值,对佾生讲求“诚于心,形于外”,以表达对先圣先师的无限感恩和敬仰之情。对于今人来说,传统的礼乐文化熏陶正是最好的素质教育,通过佾舞诗、礼、乐对应口、身、心三位一体的高度艺术化的礼乐实践,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素养和道德情操。
ㅤㅤ
④周代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佾舞却曾一度濒临失传,
仅
在台湾地区得到完整保留,传承了明朝《頖宫礼乐疏》的图谱、舞谱。
2021
年
5
月,佾舞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福建省福清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大陆地区唯一依据明代《頖宫礼乐疏》的佾舞图谱和舞谱,恢复和延续传承周礼佾舞的城市。
ㅤㅤ
⑤如今,佾舞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项目,也是文旅融合的优秀非遗项目,具有独特的中国元素,更连接着两岸民众的心意与情感。据了解,近年来,在福州地区通过实施佾舞进校园传承活动,受众达数十万人,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迎宾仪式
文化解读
八佾舞
八佾舞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融合诗、礼、乐为一体,展现“仁、义、礼、智、信”的精神特质,表达对友人的敬意。
天揖礼
天揖礼是汉民族的相见礼,身着唐代红色官服的男子,双手平伸,指尖交错,左手在外,掌心向内,举手至额,欠身行礼,表达对宾客的敬意。
芙蓉舞
创意取自唐诗“清水出芙蓉”,通过芙蓉花开绽放起舞,呈现出“曲水映芙蓉,相聚在长安”的美好场景。
【材料三】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
古代八佾舞均依照舞谱进行表演,动作庄严齐一,是应用在国家最高典礼的专用舞蹈。
B.
献舞时,佾生左手直拿翟在内,右手横拿籥在外,象征正直;翟籥结合,呈现阴阳和谐。
C.
佾舞体现“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儒学思想和精神价值。
D.
如今,佾舞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项目,连接着两岸民众的心意与情感。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
材料一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八佾舞”,接着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它的用途、规格、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
B.
材料一第④段中的加点词
2023年广西南宁三十七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