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docx

上海市 2020年 DOCX   13页   下载0   浏览54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1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0 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6 分。 1 . 默写。 (1) 清晨入古寺, 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青山横北郭, ______ 。李白《送友人》 (3)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 。李商隐《无题》 (4) 其必曰:“ 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 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 · 秋》中的句子“ ______ , ______ ”为画面配字幕。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学校举行“唱响经典”歌会活动,夏夏是歌会的策划者和主持人,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唱响经典”曲目单 乐章主题 歌名 经典歌词 解说词 第一乐章 传承千年文化 《知否知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之间,岁月悄然走过。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 第二乐章 歌咏当代精神 《我和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花飞溅在海面,祖国根植于心中。 (1) 夏夏要为歌会写开场白,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①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 ②为了让经典歌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③也一定能唱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④相信我们不仅能从歌声中感知经典文化的脉动 ⑤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唱响经典”全校歌会 A .①②⑤④③ B .①④③⑤②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②⑤③ (2) 请你结合节目单中《但愿人长久》的经典歌词,为夏夏完成解说词的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夏夏想把《让世界充满爱》放进曲目单,你认为应放入哪个乐章,请结合如图的歌谱节选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8 分。 3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以中国南方经常相邻种植的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点信号等)进行交流。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罗勒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如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发出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增强抗虫力。         ⑦除了进行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反之,则和。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亲疏观念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         ⑧科学家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破译植物语言,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种植,抑制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1) 第②段的“热闹”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 。 (2) 本文③ ─ ⑥段一次说明的内容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3) 第⑦段中“极力”一词不能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第④段写到花生通过释放氰化物和乙烯与其他植物交流。 B .第⑦段写到不同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时可以通过产量。 C .标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并用拟人手法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D .文章的结尾指明了未来对“植物聊天”全新的研究方向。 (5) 第⑤段还需要加入下面的例子,请说明理由。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花朵能发出微弱的电信号,表示已经被采过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阅读下文
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