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说明文阅读高频考点
及限时训练(
二
)
·模块
一
说明文语言
·模块
二
说明文结构
·模块
三
信息辨析题
·模块
四
段落理解(含段落作用)
·模块
五
信息筛选与整合
·模块
六
浙江中考真题及热点题型特训
模块
一
说明文语言
模块
一
说明文语言
(1)准确严密性
修饰限制性词语
表程度
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
“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推测或估计
大概、大约、左右、也许、可能
“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只是估计,而不是绝对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表时间
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已经、渐渐
“当时”起限定时间的作用,只说明××在当时是××,但现在不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频率
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表范围
全、都、大部分、大多数、大面积、少数
“大多数”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
“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一种,不是唯一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关键词语
举例: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苏州园林》
“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2)生动形象性
修辞手法的使用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手法,用“传语”“暗示”“唱歌”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表达方式的使用
判断方法
使用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表达方式。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侯的关系。
【方法指导】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从准确严密性和生动形象性(有的文章语言也可能没有体现其生动形象性)两个角度分析,其分析方法如下:
1.语言准确严密性
常见题型为“××”一词能否删掉。一般答题步骤为:
(1)
表态
:一般是不能删。
(2)
定性
:解释这个词语的本义及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
考点10 说明文阅读高频考点(二)(原卷版)-【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浙江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