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理解-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2024年 江苏省 DOCX   31页   下载0   浏览1 31681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理解-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第1页
剩余3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 20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理解 ( 解析 版) 目录 考情分析 2 【 课标要求 】 2 【 考查重点 】 2 【 主要题型 】 2 【 命题趋势 】 2 【 备考策略 】 2 必考题型归纳 3 考点1.常用修辞及表达效果 3 考点2.表现手法 5 考点3.抓富有表现力的词 7 考点4.描写手法 8 考点5.句式 11 方法总结 12 理解重点词语题常见考点及解题思路 12 考场练兵 18 【 课标要求 】 《语文课程标准》对理解词语的要求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在语言环境中”是指对语言的赏析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 考查重点 】 一是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二是理解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 主要题型 】 中考对词语赏析的设问方式通常有: 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把句子中的“xx”改成“xx”好不好? 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xx”词象征什么? 6、段中写“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一词的理解。 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命题趋势 】 加点词的赏析分为“有明显手法(用词用语特征)”和“完全没有手法”两种形式。“有手法”的加点词赏析,手法往往集中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技巧三个方面,答题时注意判别各个手法之间的区别,避免丢分。 “没有手法”的赏析考查学生语言的敏感度。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带入”文章,体味作者所处场景的感受或表达的意蕴。在用语言提炼关键词、概括化答题上,这个考点的能力等级要求有所提升。 【备考策略】 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回答此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应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20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理解-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