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3年山东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山东省 2023年 DOCX   22页   下载0   浏览58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山东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2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 分。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 悚 ( sǒng )       修 葺 ( qì )      凫 水( fù )          味同 嚼 蜡( jiáo ) B. 狡 黠 ( xiá )         撺 掇 ( duo )     阔 绰 ( chuò )      恹 恹欲睡( yān ) C. 驰 骋 ( chěng )     摇 曳 ( yè )     恣 睢 ( suī )        挑拨离 间 ( jiān ) D. 瞥 见( piē )        星 宿 ( xiù )     褴 褛 ( lǔ )          忍俊不 禁 ( jīn )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霄         绚耀       骇人听闻       哗众取宠 B. 辫子        竹蔑        沥尽心血        长途跋涉 C. 俯瞰        萦绕        重峦叠障        惨绝人寰 D. 褶皱         侥幸        自圆其说        雕梁画栋 3 .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 森林被誉为 “地球之 肺 ”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宝贵资源。森林调节着自然界的空气和水循环,具有国碳释氧、 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 等多重功能,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提供资源和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 A. “地球之肺”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 “肺”字是左右结构,第五笔的笔画是横。 C. “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这 4 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D. “人类社会不仅受益于森林,而且高度依赖于森林。”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4 . 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ㅤㅤ 滨州依河傍海,古有“渤海雄邦”之称。( A ) 这里有 126 公里海岸线, 94 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渤海与黄河不仅造就了滨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传承着滨州人重情重义的血脉基因。 ( B ) 滨州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之城,是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孝文化发祥地。 梁邹范公传“忧乐”精神,惠民孙武著兵学圣典,博兴董永立仁孝典范。( C ) 滨州是一座风姿绰约的魅力之城,这里既有浪漫水乡的灵动和雅致,又有人间福地的秀美和神韵, 沿黄生态风光绮丽,湿地公园秀美怡人。( D )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孝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滨州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强大动力。 A. A B. B C. C D. D 5 . 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①这就是景物组合形成的不同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 ②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 ③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④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6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定风波》。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C.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7 . 默写。 (1) 读史使人明智, ______ ,数学使人周密。(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2) 大漠孤烟直 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 3 ) ______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复行数十步, 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 6 ) ______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 , ______ ”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 (6) 我们学习不仅要做到学思结合,正如《论语》中所写的“ 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还要像《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那样“ ______ ”多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8 . 名著阅读。 ㅤㅤ 关于这种惊人的征战,将来有一日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叙事诗的。这种征战,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可是我暂时必须要继续我的故事,因为我们已经把红军会合在西北了。现在我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一首诗,拿来当作结束,这位指挥者既
2023年山东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