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6
分。
1
.
默写。
(1)
会当凌绝顶,
______
。(杜甫《望岳》)
(
2
)
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4
)
______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4
分。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大脑也能永葆青春
①就在此刻,一个新的神经细胞正在你的大脑里生成。不管你是
14
岁、
30
岁还是
70
岁,这个神经细胞都在变成熟。它的树突和轴突不断延伸,树突接收神经信号,轴突则传出神经冲动……成了,读完上面几句话,新生成的神经细胞已经并入了你的神经网络。读完这篇文章,又会有十几个新的神经细胞并入神经网络参与积累新数据,包括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教授约翰•曼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为
20
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画上了句号: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会持续不断地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不论年龄。
②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在胚胎发育和孩童阶段,人的大脑迅速发育而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了,最后我们的大脑无可避免的老化与僵化。
③事实果真如此吗?
20
世纪下半叶,凭借一项繁复而精细的技术,科学家就已观察到相反的现象。他们将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导入实验动物大脑内,这样形成的新神经细胞会携带这种放射性标记,在动物死后也可识别。这项技术证明,在多种成年动物大脑的不同区域,神经细胞的生成一直在进行着。
④然而这种技术在人类身上实验有局限性。约翰•曼和他的团队借助标注神经细胞的抗体,尝试在刚去世的人的海马体中寻找处于成型不同阶段的神经细胞。对
14
岁到
79
岁不等的
28
名死者大脑进行实验,终于在
2018
年
5
月公布重大研究成果。
⑤首先,与在其他物种身上的所见相同,人类的神经细胞生成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约翰•曼说:“
或
许
我们出生时都携带着固定数量的神经前体细胞,若非疾病导致,这一储备可能要到
80
高龄以后才会枯竭。”
⑥其次,新神经细胞生成和活跃的位置,正是在海马体的齿状回(在学习时发挥作用的大脑构造)区域。研究证明,在人脑两侧的齿状回中,每天约生成
1400
个新的神经细胞。在形成后的第一个月,新的神经细胞对海马体的各种功能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参与认知再塑,之后就与原有神经细胞一同保障大脑的稳定,例如维持长期记忆。在生命的每一秒,这一过程都在持续发生,不知疲倦地应对着变化不休的环境,可见神经细胞持续生成能提高我们学习和适应能力
⑦再者,实验进一步探究出,影响神经细胞生的因素很多,但是持续学习与充满刺激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产生。除此以外,比如压力、体力劳动或饮食结构等,也会影响神经细胞的生成。
⑧因此,年长者虽然多几条皱纹,只要乐于接受外界信息,不断学习,他们的大脑一样永葆青春。
(1)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①
______
②
______
(2)
依据上文内容,完成下表。
科学家原有的认识
新技术实验过程
科学研究新成果
①
______
将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导入实验动物大脑内,形成的新神经细胞会携带标记,在动物死后也可识别。
人类的神经细胞生成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减弱。
③
______
②
______
④
______
(3)
第⑤段中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______
(4)
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
A
.阅读文章时新的神经细胞已经在你的大脑中生成并逐渐成熟。
B
.科学家此前认为人的大脑发育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停滞。
C
.技术证明多种动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生成一直在进行。
D
.齿状回中生成新神经细胞可以维持长期记忆,应对环境变化。
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灶边读书人
①我偶然发现母亲在劳作之余还在读书,这让我吃惊不小,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啊。
②母亲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原因是她早年丧父,我姥姥一人养家,诸多不易,作为长女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为了我的两个小姨和舅舅做出了牺牲。
③后来母亲和姥姥一起劳动,接着为人妻、为人母,她完全与书绝缘,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家和地里穿梭不停。倒是在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时,她大力支持。她说,看着我们读书,她浑身都是劲儿,忙也不嫌忙,累也不嫌累了。不过我也没有辜负她,最终靠手不释卷的勤奋考上学,端上了她希冀已久的“铁饭碗”。
④那天,我回到家里,看见灶火旁烧火做饭的母亲,一手拿柴火,一手拿书,低头垂眉,眼睛在书页间流连,专注得忘了往炉膛里续柴,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她一人。我不忍惊扰她,以致火把从灶膛里掉出来,“噌”一下燃着了脚边的柴火,我抓住水瓢泼过去,灰白色的尘烟“呲呲”叫着如丝缕一样袅袅升起时,她才像从梦里惊醒过来,书本掉落在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