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3年安徽蚌埠市英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

安徽省 模拟检测 2023年 DOCX   15页   下载0   浏览52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安徽蚌埠市英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1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安徽省蚌埠市英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 . 默写。 (1) 诗心是赤子之心和向善之心。这心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______ , ______ ”的壮志不移之心;这心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______ ? ______ ”的勇于献身之心;这心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______ , ______ ”的自我奉献之心。 (2) 小安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 ______ , ______ ”来劝诫,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小徽同学只用心学习,对别人穿名牌衣服毫不艳羡,其中的原因可以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两句 ______ , ______ ”来解释。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9 分。 2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山纪游 许辉 到现在为止,我总共上了 4 次黄山。 第一次爬黄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安徽文学》与《上海文学》联合在徽州和黄山搞的诗歌笔会。那时候黄山没有缆车,但架不住年轻气盛,一路小跑着上了黄山,见识了鲫鱼背的险,天都峰的峭,飞来石的绝,迎客松的奇和各个山谷险狭处的飞瀑流泉,又一路小跑着下了黄山,觉得轻松自在。 晚上泡过温泉后,二三十位诗人住在几十人的大通间里,关了灯以后大家开讲各地风俗,著名诗人刘祖慈点名叫我证实淮北男人晚上睡觉是光着膀子的,我只能说我晚上睡觉是光着膀子的,我当年插队的公社和生产队里的男人睡觉也是光着膀子的。 第二次爬黄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未来作家文学院在黄山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笔会,浩浩荡荡好几十位青年作家上了黄山。由于来自全国各地,又都心血旺盛,大家一路交流欲爆棚,景点走是走过了,倒不知能记得多少。 那次我最记得的是黄山挑夫,一路登山,总能见到他们肩挑背扛的坚韧身影。由于山高阶陡,他们急不来,躁不得,练就了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步履和心态。除了担子以外,他们还随身带着一根结实的木棒,行走时木棒一端插在扁担下,中间放在另一个肩膀上,这样就可以用两个肩膀分担担子的重量了;停下来时木棒用来支撑重担,人也可以得到休息。当时山上的物资,都是那些挑夫一担一担挑上去的,辛苦无比。 第三次爬黄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警探》杂志在黄山举办文学笔会,那次黄山行记忆最深的是一线天的险、百步云梯的抖和莲花峰的锁。一线天险在高陡狭窄,只容一人通行,又没有休息处,游人攀到一线天,只有前路,没有退路,只能勉力前行。百步云梯抖在峭壁直立,峭壁上凿成的石阶十分惊险,攀登过程中如果转身下望,只见山陡谷深,腿不由自主就颤抖起来。莲花峰顶铁索上的锁各式各样、成千上万,都是情侣或夫妻联手锁在当地的连心锁,寓意自是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第四次爬黄山,是天津《小说家》杂志社与马钢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小说笔会,时间大概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天住山上的玉屏楼宾馆,宾馆附近有各种各样的黄山松及其他山松,大家看得十分解馋。记得餐后去始信峰,当时刚下过大雨,一路上山花招人,苔厚树浓,响泉浅近,鸟鸣幽深。到了始信峰,正好雨歇云起,山风不兴,天蓝水清;目光俯视,只见半山腰里饱满的云海潮推波伏、无际无涯,大大小小的山峰或出露得多,或出露得浅;忽然一阵微风刮过,于是云海不动声色间又换了一番组合,成就了另一幅上佳的画面。游人都被震住了,只是呆望着眼前的云海,腿下却动弹不得,心里亦都始信了黄山的绝美。 新世纪以后,我没再爬过黄山,但浓厚的记忆,一直都刻在脑海中呢。我夫人董老师未曾攀过黄山,她经常为此耿耿于怀,但又觉得黄山离得近,总有机会去,因此也不十分着急。 有时碰到一个什么机缘,说到黄山,她就会问我,上了黄山到底是什么感受?我欺负她没体验过,就嘚瑟说:各人感受肯定不同。 她紧追不放:那就举例说来。 我就说:比如,孔子登上黄山,大概会感叹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登上黄山,大概会感慨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老子登上黄山,大概会沉思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登上黄山,大概会不由自主讲出这么一段话来:游于无极之野,叫人不由得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呀! (选自《安徽日报》 2022 年 6 月 8 日)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和结尾总写,中间部分分别叙述四次登黄山的经历,总分有致,条理清晰。 B. 文章写四次爬黄山的经历,描写重点各有不同,虽是游记,但只有第四次才描写了黄山风景,可谓别具匠心。 C. “我”第一次登黄山,是一路小跑着上和下;第三次爬黄山,突出了在一线天的勉力前行和百步云梯的惊险。 D. 第二次爬黄山,因为忙于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交流,所以没有来得及欣赏黄山风景,只是记住了黄山挑夫。 (2) 文章记叙了四上黄山的经历和感受,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
2023年安徽蚌埠市英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