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
分。
1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2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
“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3
.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
①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
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
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
③
:“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
④
,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
⑤
,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甥性识
/
颖悟必能解
/
此故详悉及之
B.
甥性识颖悟
/
必能解此
/
故详悉及之
C.
甥性识颖悟
/
必能解
/
此故详悉及之
D.
甥性识
/
颖悟必能解此
/
故详悉及之
4
.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尸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搖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
!
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妤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千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