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
.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言必信,
。
(《论语•子路》)
(
2
)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随风潜入夜,
。
(杜甫《春夜喜雨》)
(
4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用新颖的比喻描绘边塞的奇异雪景,抒发诗人的惊喜之情。
(5)
中秋佳节,小妍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送给远在外地的姐姐,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祝福。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2
.
班级开展“磨难•坚守”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ㅤㅤ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
!
莫念
!
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什么经典情节?这些“妖魔鬼怪”在整本书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3
.
班级打算将《简•爱》经典片段搬上舞台,你和小妍先一起参与剧本完善,为角色补全舞台说明、台词。
ㅤㅤ
罗切斯特:不,你非留下不可
!
ㅤㅤ
简•爱(①
地)(
A.
沉痛
B.
激愤)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
!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了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
!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个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
ㅤㅤ
罗切斯特(边点头边重复)②
!
小妍:(朗诵简•爱台词后)面对磨难,简•爱表现出
③
的性格,真了不起啊
!
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这样保持初心啊
!
像
A.
祥子(《骆驼祥子》)
B.
匡超人(《儒林外史》)(任选
1
人),他的人生历程,就只能从反面给人以警醒:④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2
分。
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
材料一
(摘自联合国报告《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
2000-2019
》)
ㅤㅤ
材料二
ㅤㅤ2021
年
7
月
17
~
24
日,河南多地出现破纪录极端强降水事件,具有过程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降水极端性强等特征。河南有
39
个县市累计降水量达年降水量的一半,其中郑州、辉县、洪县等
10
个县市超过常年的年降水量。累计雨量超过
250
毫米的覆盖面积占河南国土面积的
32.8%
。
1
小时最大雨强
201.9
毫米,创下中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新纪录。郑州等
19
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32
个县市连续
3
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ㅤㅤ
针对当地在本次灾害应对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郑州“
7
•
20
”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提出改进建议: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摘编自“中国气象同”及《南方周末》相关报道)
ㅤㅤ
材料三
ㅤㅤ2021
年
7
月伦敦遭遇暴雨侵袭。道路被淹没,公交车被困在洪水中。有些英国人认为:洪灾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但“超级地下室”的兴建增多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一旦大雨倾盆,未开发的草地和土地容易吸收雨水,但如果大量建设地下室,降水无处可去,就容易导致洪灾。
(摘编自《世界博见》
2021
年
9
月)
ㅤㅤ
材料四
ㅤㅤ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并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事件的频率大大增加
。高温热浪及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ㅤㅤ
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中国长期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突出包括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展开。以公交、地铁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超过
2
亿人次,骑行、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