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 非连续性和文本(一)
及限时训练
·模块一 概念及特点
·模块二 类型及方法
·模块三 题型分析
·模块
四
浙江中考真题及热点题型特训
模块一
概念及特点
模块一
概念及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
文本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它比叙事性文本更能够直观的表达编者传递的基本信息,具有概括性强、醒目、简洁等特点。因此,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能够简洁系统的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其阅读具有“短、简、快”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连续性文本
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
二、非连续性文本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优点:
1.容量大。一幅画,类似于名家之作就会表达很多含义。通常,一张表格,通过横纵对比就能看出很多的信息。
2.效率高。大量的信息却只需几行表格。一篇信息多维分布的短短科学论文,就能揭示广阔、深刻的真理。而且在电脑和网络的支持下,我们终于能在尺幅之内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3.许多信息只能用非连续性文本承载。直线型的连续性文本承载信息能力有限,古人于是常常感慨“言不尽意”,要表达多声部的演唱或演奏,只能用空间二维型的五线谱表,要介绍一处美景,与其写篇游记,不如画一幅
风景画
,与此类推,等等。
缺点: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非连续文本也有缺点:信息呈现方式多样,读起来比连续文本要难;提供信息“短平快”,容易使信息“
碎片化
”,使学生知识零碎、系统性和逻辑性差;迷恋它的图象和音响而忽视文字与符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感性化、浅薄化而理性较差,等等。
模块
考点07 非连续性和文本(一)-【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浙江专用)(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