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专题08 八下《经典常谈》—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docx

2024年 DOCX   24页   下载0   浏览17 24098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专题08 八下《经典常谈》—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docx 第1页
剩余2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八下 专练08 《 经典常谈 》 一、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三、内容梗概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四、 主题思想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五、艺术特色 ①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④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话,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六、 内容简要概括 1.《说文解字》第一 秦以前: 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 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周易》第二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文章分类大概为四:号令:“誓”或“诰”:军事“誓”:君告臣“命”:臣告君“谟”。 4.《诗经 》第四 春秋时宴饮通行赋诗,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渐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是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 5.三礼第五 汉代学
专题08 八下《经典常谈》—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