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2023年天津中考语文试卷.docx

天津市 2023年 DOCX   19页   下载1   浏览70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天津中考语文试卷.docx 第1页
剩余1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1 分。 1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 怍 ( zuò )      翩 然( piān )   拈 轻怕重( zhān ) B.   震 悚 ( sǒng )   亘 古( gèng )   坦荡如 砥 ( dǐ ) C.   汲 取( xī )        酝 酿( yùn )    人迹 罕 至( hǎn ) D.   摇 曳 ( yè )       遵 循 ( xún )     不 屑 置辩( xiè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 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 ______ 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_____ 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 ______ 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A.   记录   包含   显露 B.   收录   蕴含   显露 C.   记录   蕴含   体现 D.   收录   包含   体现 3 .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ㅤㅤ 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 □ 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去 10 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 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   …… B. 、:…… C. ,:; D. 、。; 5 .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 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 颈联用“生”“入”二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 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6 .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 (2) 自古逢秋悲寂寥, ______ 。 (刘禹锡《秋词》其一) ( 3 ) 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7 .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某班同学一起回顾了三年的阅读经历,开展了一系列阅读分享活动。在“推荐我最喜爱的名著”活动中,许多同学撰写了推荐理由。请你根据推荐理由写出相应的作品。 作品 推荐理由 《( 1 ) ______ 》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从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二是对历史趋势的预见。 《( 2 ) ______ 》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西天取经”这条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 3 ) ______ 》 这部作品由十篇回忆性散文组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记叙了往事,其中也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 4 ) ______ 》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别具匠心地给予一百单八将每人一个独特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彰显性格特质,或关联行为特性,成为人物不可替代的标签。 8 . 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ㅤㅤ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ㅤㅤ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 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 (2) 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4 分。 9 . 阅读《如何给山峰测高》一文,回答问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 于先文 ㅤㅤ 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
202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