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专题16 《经典常谈》阅读题优选40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docx

2024年 DOCX   21页   下载0   浏览4 11031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专题16 《经典常谈》阅读题优选40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docx 第1页
剩余2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专题 16 《经典常谈》 阅读题优选4 0题 ( 一)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2.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3.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 二)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咨;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4.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 5.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 的形式, 6.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 7.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
专题16 《经典常谈》阅读题优选40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原卷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