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
分。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
窜
(
cuàn
)
虐
(
nüè
)待
骂骂
咧
(
liē
)咧
B.
娉
(
pīn
)婷
侦
缉
(
jī
)
冠
(
guān
)冕堂皇
C.
曲
(
qǔ
)解
胚
(
pī
)芽
唠唠
叨
(
dāo
)叨
D.
纤
(
qiàn
)绳
哄
(
hōng
)笑
如坐针
毡
(
zān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旗帜
狡黠
不言而喻
无原无故
B.
熏陶
憋闷
消声匿迹
不求甚解
C.
摩蹭
驾驭
轻描淡写
与日具增
D.
惆怅
荣膺
妙手回春
望眼欲穿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
只
有
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B.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
周
密
,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
C.
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
味
同
嚼
蜡
的感觉。
D.
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
胸
有
成
竹
,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一篇散文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
B.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让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
C.
宋濂少年时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勤奋刻苦。
D.
沱江发源于九顶山,经简阳、自贡等地,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约
712
公里左右。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5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______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
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6
.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今年,一首《孤勇者》火爆出圈。歌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数年,谈到创作缘由,她说,“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下列小说人物是“孤勇者”吗?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①简•爱
②保尔•柯察金
③祥子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7
.
“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拟举行一次有关“青春”话题的征集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参与活动。
青春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楚辞》云:“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一百多年前,李大钊说,青春是“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四十多年前,席慕蓉说,青春是“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是你,是我,是他。
一、
#
留言征集
#
你眼中的青春是怎样的?
二、
#
视频征集
#
录制一段不超过
30
秒的短视频,讲述你眼中的青春模样,投稿给我们。发送视频至“青年文摘”公众号后台会话页面(参与方式见图
1
、图
2
),带话题
#
我眼中的青春
#
。
(1)
仿照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参加
#
留言征集
#
活动。
(2)
请根据上面的“参与方式图”,用一段文字说明如何上传视频。要求:①信息准确;②语言简明、连贯;③不超过
120
字。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缅怀”环节一开始,
80
个圣洁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同时在屏幕上画出古画般的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此时,
365
个男女老少出现了,他们手里捧着发光的柳条,从四周向中间缓缓行走,一直到地屏的正中央。同时,
105
束光冲天而起,形成“光的丰碑”,也让中国人不由想起给逝去亲人扫墓的情景。黄辉补充道:“设定
365
个人,意在
365
个日日月月年年的思念,日日月月年年的更迭,强调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
在时长
3
分
02
秒的“缅怀”环节中,主创人员更认为,不能只停留在对逝者的思念就结束了,于是在音乐的最高潮处出现了反转,“光的丰碑”变成了绿色,一万多平方米地屏从正中央到四周,蔓延成一大片绿色。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中国人的生死观得以呈现,逝者安息,生者要好好活下去。而这也是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也是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
(摘编自路艳霞《中国式诗意表达“缅怀”环节》,《北京晚报》
2022
年
2
月
21
日)
材料二:
当地时间
20
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
在一篇题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柳枝象征着什么?》的报道中,揭秘了闭幕式以“折柳”作为“缅怀”主题的深刻寓意及主创团队的独具匠心。文章认为,“折柳”作为“缅怀”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