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
吴江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监测
初三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K-39
Ca-40
Zn-65
Fe-56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40
分
)
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
.垃圾分类存放
B
.推广新能源汽车
C
.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沼气
2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胰液
(pH
:
7.5~8.0)
B
.唾液
(pH
:
6.6~7.1)
C
.胆汁
(pH
:
7.1~7.3)
D
.胃液
(pH
:
0.9~1.5)
3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
.碳酸氢钠、
NaHCO
3
、小苏打
B
.氧化钙、
CaO
、消石灰
C
.汞、
Hg
、水银
D
.氢氧化钠、
NaOH
、火碱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闻气体气味
B
.
稀释浓硫酸
C
.
熄灭酒精灯
D
.
振荡试管
5
.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碘酒、碳酸钙、
二氧化硫
B
.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
C
.生理盐水、纯碱、铁锈
D
.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
6
.下列物质不能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
.紫色石蕊试液
B
.镁条
C
.氧化铜
D
.硫酸钠溶液
7
.现有浓硫酸和浓盐酸两瓶溶液,散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假设水分不蒸发),则两溶液的变化正确的是
A
.质量都变小
B
.体积都变小
C
.浓盐酸的质量变小
D
.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8
.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A
.
KNO
3
B
.
CO
(
NH
2
)
2
C
.
FeSO
4
D
.
Ca
(
H
2
PO
4
)
2
9
.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
.
N
2
、
O
2
、
CO
B
.
H
2
、
O
2
、
HCl
C
.
H
2
、
SO
2
、
CO
D
.
O
2
、
CO
、
CO
2
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
Fe
Fe
2
O
3
B
.
Cu
CuSO
4
C
.
AgNO
3
HNO
3
D
.
CaCO
3
Ca(OH)
2
11
.下列概念之
间存在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碱溶液
中和反应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碱性溶液
分解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2
.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
.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口有白烟出现
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D
.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酸雨的
pH
<
7
,
pH
<
7
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D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14
.部分盐和酸的溶解性(
20℃
)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
不
正确的是
溶、挥
溶
溶、、挥
溶
微
不
溶
溶
微
A
.盐酸是挥发性酸
B
.
是可溶性盐
C
.常温下溶解度:
D
.常温下,
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15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a
2+
、
OH
-
、
NO
B
.
H
+
、
OH
-
、
Cl
-
C
.
Fe
3+
、
Na
+
、
OH
-
D
.
Ca
2+
、
K
+
、
16
.类价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硫元素的类价图,下列说法
不
正确的是
A
.
X
、
Y
分别表示单质、盐
B
.
A
物质的名称为三氧化硫
C
.
B
物质的水溶液
pH
小于
7
D
.
C
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Na
2
S
1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
B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18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
2
(
SO
4
)
3
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
.过量的
Fe
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
.过量的
Fe
2
O
3
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
.过量的稀硫酸与
Fe
2
O
3
反应,过滤
D
.生锈的铁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20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等质量水中分别加等质量的
NaOH
和
NH
4
NO
3
固体
B.
向
NaOH
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向
Na
2
SO
4
和
H
2
SO
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
溶液
D.
向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第
II
卷
(
非选择题共
60
分
)
21
.我国承诺:
2030
年
“
碳达峰
”
,
2060
年
“
碳中和
”
,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
“
碳中和
”
是让人为排放的
CO
2
,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
碳排放
(1)
查阅图,动植物呼吸
_____(
填
“
能
”
或
“
不能
”)
释放
CO
2
。
Ⅱ.
碳中和
(
试卷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教育集团4月模拟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