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下)重庆七中初
2025
级第一次定时作业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
1.01×10
5
Pa
B
.物理书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Pa
C
.
体考用
实心球的重力约
200N
D
.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
20cm
2
.下列生活事例采取的做法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火车钢轨下垫上枕木
B
.禁止货车超载
C
.刀刃磨得锋利
D
.雪橇板做得比较宽大
3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产生的效果只
跟压力
的大小有关
D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压面
4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锅炉水位计
B
.
排水管的
U
形
“
反水弯
”
C
.
金属盒压强计
D
.
三峡船闸
5
.如图所示,关于
a
、
b
、
c
、
d
四点所受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点的压强最大
B
.
b
点的压强最大
C
.
c
点的压强最大
D
.
d
点的压强最大
6
.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
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7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液体的密度:
②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③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④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
①
和
②
B
.只有
②
和
③
C
.只有
③
和
④
D
.只有
②
和
④
8
.
A
、
B
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
B
的边长是
A
的
2
倍。将
A
沿竖直方向
切去宽为
L
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
B
上,
B
对地面的压强
与
L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
A
剩余部分对地的
压强为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的重力是
50N
B
.
L
=2.5cm
时,
C
.
B
的底面积为
D
.
A
切去一半后,
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
9~13
小题每空
1
分,
14
题
2
分,共
12
分)
9
.为了纪念
,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物理学家
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10
.如图所示,高铁站的站台边沿标有黄色安全线提示乘客在候车时要站在安全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高速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
,压强
(均选填
“
大
“
或
“
小
“
)使乘客受到一个
“
推
”
向列车的力.
1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一样的水壶。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台上,水对壶底压强
p
甲
p
乙
(选填
“>”“<”
或
“=”
):倒水时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
(选填
“
会
”
或
“
不会
”
)持续倒出。
12
.如图所示,据帕斯卡定律可知,要使活塞
B
举起
1500N
的物体,需要在活塞
A
上施加
N
的压力,利用此原理的工具有
(选填
“
投影仪
”
、
“
液压机
”
或
“
弹簧测力计
”
)。
13
.如图所示,正方体甲、乙、丙重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之比和边长之比均为
3∶2∶1
,如果甲对乙的压强为
p
甲
,乙对丙的压强为
p
乙
,
丙对地面
的压强为
p
丙
,则
p
甲
、
p
乙
、
p
丙
之比为
。
14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
作出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F
以及木块的重力
G
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个小题,第
15
小题
7
分,第
16
小题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共
22
分)
15
.如图所示,物理小组的同学在进行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探究,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实验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法;
(
2
)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
)由
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知:当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4
)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
图丁
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6
.如图所示,在海平面测定大气压强时,用长约
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
(
1
)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字母);
A.
管内水银不下降
B.
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
C.
管内水银下降到与水银槽液面相平
(
2
)将玻璃管向上缓缓提起,且玻璃管口未离开水银槽液面,在这一过
解释分析重庆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