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3
-202
4
学年
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
3
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
2
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B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4km/h
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
40
℃
D
.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
2000J
2
.(
2
分)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 )
A
.自行车的车架
B
.新型消防服
C
.输电导线
D
.便携式水果刀
3
.(
2
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B
.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4
.(
2
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
2
分)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项目之一。该电站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资源充足时发电获得的部分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利用水的势能发电,实现风、光与水电的互补,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
“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能和光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该电站抽水蓄能时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电站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D
.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6
.(
2
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
℃的冰块内能为零
B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
.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
.(
2
分)如图是一台正在工作的电扇。下列四个实验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8
.(
2
分)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 )
A
.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
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
.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9
.(
2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增大
B
.电压表示数减小
C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
D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增大
10
.(
2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5V
,电压表
V
1
、
V
2
的量程均为
0
~
3V
,电流表的量程为
0
~
0.6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20
Ω
1A
”,若要求三只电表的示数均不能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是
3W
B
.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0.8W
C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0.2A
~
0.5A
D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
5
Ω
~
6
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
3
分)长江五桥是世界首座轻型钢混组合结构斜拉桥,如图所示。
(
1
)跨江主桥全长
1800m
,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通过主桥,需
s
。
(
2
)五桥墩柱上安装了驱豚仪,发出特殊声波避免江豚误撞桥墩。声波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
3
)桥面两侧设有板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12
.(
4
分)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并非易事:
(
1
)用铅笔书写,飞溅的铅笔芯颗粒(石墨材料)导电性能极佳
故障;
(
2
)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书写过程中,笔芯内氮气的质量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3
)
2021
年
9
月的
“开学第一课”,航天员刘伯明在空间站用毛笔写下了“理想”二字,如图乙所示,从分子角度而言,这是因为
。
13
.(
2
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
1
)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
2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106g
;
(
3
)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所示;
(
4
)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kg/m
3
;
(
5
)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该种牛奶,总质量较小的是装
的杯子(选
填“水”或“牛奶”)。(
ρ
水
=
1.0
×
10
3
kg/m
3
)
14
.(
2
分)为了测量细棉线的抗断拉力(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细线就会断裂),小明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
1
)取一根轻质米尺,将细棉线两端固定在
A
端和地面上,
B
端挂上重为
G
的钩码
位置平衡;
(
2
)将悬点
O
逐渐向
A
方向移动,直至线被拉断,记下此时悬点的位置
1
,
l
2
);
(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