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三年级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
.下列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大米酿酒
B
.干冰升华
C
.矿石粉碎
D
.苹果榨汁
2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
pH
B
.
配制溶液
C
.
称量固体
D
.
稀释浓硫酸
3
.
“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B
.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D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4
.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钛的核内中子数为
22
C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D
.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5
.用
NaOH
溶液可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反应生成
Na
2
S
,
Na
2
S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
B
.
+6
C
.
-2
D
.
-6
6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蕊溶液可检测酸雨
B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C
.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
D
.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
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8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a
2
℃
时,将
20g
甲放入
50g
水中,形成
70g
甲的饱和溶液
B
.在
a
1
℃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乙
9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法
A
区分食醋和食盐水
闻气味
B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杂
固体(
)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0
.甲、乙、丙三种物质具有如图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转化关系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若甲、乙、丙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则乙可为
B
.若甲、乙、丙均为金属单质,则金属活动性丙
<
乙
<
甲
C
.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丙可用来灭火,则甲一定是单质碳
D
.若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氧气,丙则为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是有关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请回答下面问题。
(1)
小红同学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没有泡沫,且有大量浮渣,这一现象说明该水为
(填
“
硬水
”
或
“
软水
”
),这样的水最好处理后饮用,生活中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净水器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
高浓度酒精在室内喷洒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
(3)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
作用。
12
.
“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
”
是化学思维方法。
(1)50mL
水与
50mL
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
100mL
,微观解释为
;
(2)
气体
X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X
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
(3)
甲、乙、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
(4)
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
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
.燃煤电厂常利用
NaOH
溶液处理烟气,实现
“
碳捕集
”
,其主要转化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溶液
X
中的溶质是
。
(2)
写出烟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
(4)
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
“
基本反应类型
”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
Fe
、
Mg
、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
实验前发现铁片表面生
锈了,铁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
接触,若想用盐酸除去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
试管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乙中的实验现象是
。两者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如丁,反应过程中真正参加反应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填
“
甲
”
、
“
乙
”
或
“
丙
”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
1
分,共计
16
分。)
1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①
,
②
。
(2)
实验室利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
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为
,若用
装置收集气体,则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
试卷解析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