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试卷 物理试卷

2024年上海高考生物三模试卷-普通用卷.docx

上海市 2024年 DOCX   10页   下载1   浏览3674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上海高考生物三模试卷-普通用卷.docx 第1页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年上海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探究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 1 . 1859 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携带了 24 只欧洲兔来到了澳大利亚。如图 1 为引进欧洲兔后的 100 多年内,欧洲兔对袋鼠等本地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图 2 为澳大利亚草原上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澳洲塔斯马尼亚狼数量稀少,已于 1933 年灭绝。请据图回答问题: ( l ) a 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类似于 ______ 型,由图 2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______ 锐减。 ( 2 ) a 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 a-b 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 3 ) d 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4 )图 2 中的食物网包含 ______ 条食物链。杂食性小鸟的食物分配是 来自于昆虫, 来自于蜗牛, 来自于草,则杂食性小鸟增重 1 千克,至少需要消耗草 ______ 千克。 ( 5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的灭绝,使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随之丧失. 2 . 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水稻减产,寻找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1 )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 WT )杂交、 F 1 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 ,说明有高温为 ______ 性状。且由 ______ 对基因控制。 ( 2 )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 3 号染色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 若 ______ ,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 若 ______ ,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 若 ______ ,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对应的杂交结果。 A.F 1 和 F 2 均耐高温 B.F 1 不耐高温, F 2 不耐高温:耐高温 ≈ 3 : 1 C.F 1 不耐高温, F 2 ,不耐高温:耐高温 ≈ 1 : 1 D.F 1 不耐高温, F 2 不耐高温:耐高温 ≈ 9 : 7 E.F 1 不耐高温, F 2 不耐高温:耐高温 ≈ 15 : 1 杂交实验结果与 ③ 一致。 ( 3 )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图所示。 ① 图 1 中若 F 1 产生配子时 3 号染色体发生重组,请在答题卡上绘出 F 2 ,中相应植株的 3 号染色体。用 F 2 植株进行 ______ ,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 R 1 ~ R 5 。 ② 对 R 1 ~ R 5 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 2 、图 3 。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 ______ (分子标记)之间。将该区段 DNA 进行测序,发现 TT2 基因序列的第 165 碱基对由 C/G 变为 A/T ,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 4 )研究人员将 ______ 导入突变体甲,该植株表现为不耐高温,进一步确定基因 TT2 突变导致突变体甲耐高温。 ( 5 )基因 OsWR2 的表达能促进水稻表皮蜡质的合成。以突变体甲为材料,验证 “ 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 ” ,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______ 。 3 . 图甲、乙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图丙是在特定光照强度下柑橘幼苗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根据有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 ( 1 )图甲和乙实验为 ______ (对照、对比)实验.检测 B 中有无酒精生成用 ______ 试剂,颜色由橙色变为 ______ . ( 2 )若丙装置放在适宜光下一段时间,有色液滴会向 ______ (左、右、不)移动. ( 3 )若要用丙 装置测量幼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 ______ . ( 4 )为了进一步研究柑橘的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某同学观测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 cm 2 ) 气孔密度(个 m -2 ) 净光合速率 强 浅绿 13.6 ( 100 % ) 826 ( 100 % ) 4.33 ( 100 % ) 中 绿 20.3 ( 100 % ) 768 ( 93 % ) 4.17 ( 96 % ) 弱 深绿 28.4 ( 209 % ) 752 ( 91 % ) 3.87 ( 89 % )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① CO 2 以 ______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______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______ . ② 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______ 和 ______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③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 4 .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图 1 模拟了人体产生的干扰素( IFN )作用于邻近细胞,并刺激其产生 AVP 分子和 MHC 分子,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过程(甲为一种细胞器, a 、 b 表示物质)。图 2 为 T 细胞参与的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说明
2024年上海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普通用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