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模拟
(时间:
60
分钟
总分:
7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棉线织布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2
.在上周化学实验课上,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滴加液体药品
C
.倾倒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3
.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2
个氢原子
:
2H
B
.
锌元素
:
ZN
C
.
铵根离子
:
D
.
碳酸分子
:
4
.下列关于水的化学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
.仅用水鉴别氢氧化钠、硝酸铵、硫酸铜三种固体
B
.
20
℃时,可用足量的水配制
2%
的氢氧化钙溶液
C
.铁丝燃烧时,可在瓶中放少量水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D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
∶
2
5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②过程Ⅱ后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③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④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6
.学会归类是形成化学观念的学习任务之一,下列物质归类中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酒精、石油、天然气
B
.酸性液体:雨水、胃液、肥皂水
C
.糖类物质:蔗糖、淀粉、葡萄糖
D
.
金属材料:水银、硬铝、玻璃钢
7
.
我国研发的“碲化铋
(
)
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如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该元素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D
.碲原子的中子数为
5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8-9
题。
《本草纲目》中记载中华猕猴桃果实:“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下石淋。”猕猴桃口感甜酸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和饮料,具有滋补强身等功效,享有“世界珍果”之美称。
8
.新移栽或者长势不佳的猕猴桃枝,可以给树木输营养液来促进树枝的生长,营养液中含有的以下几种组成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B
.
C
.
D
.
9
.
猕猴桃中含有苯丙氨酸
(
)
等十多种氨基酸,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下列关于苯丙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苯丙氨酸属于有机物
B
.苯丙氨酸由
C
、
H
、
O
、
N
四种元素组成
C
.苯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苯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5
g
10
.
℃时,将相同质量的
a
和
b
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二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0
题图)
A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
a
B
.乙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时,
b
的溶解度比
a
的大
D
.
若将温度降到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11
.
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乙为利用
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流程,反应前后
Mn
的化合价均为
+2
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第
11
题图)
A
.
若
中
,
则
中
与
的个数比为
1
∶
2
B
.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流程的优点是能够节约能源
C
.利用该流程每生成
48
kg
氧气,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
6
kg
D
.氢气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能源
12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的过程可在高温条件下转化
B
.反应⑤⑥可用石蕊溶液进行验证
C
.图中所有转化关系只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反应⑦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中混有
HCl
气体
除杂
通过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棉线、羊毛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C
久置
NaOH
是否全部变质
检验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D
生石灰中混有碳酸钙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14
.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中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
B
.
该反应中
CO
被氧化成了
C
.可根据通入
CO
的质量计算出固体粉末的质量
D
.装置中漏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15
.
某同学取
ZnO
、
、
Cu
的混合固体
8 g
,
加入
7.3%
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
共用去
200
g
稀盐酸。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溶液最终呈蓝色
B
.实验过程中可能有置换反应发生
C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
185
.
4
g
D
.原混合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二、填空题(共
40
分)
16
.(
6
分)(
1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