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三诊试卷
一、
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水是生命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物质,自由水在细胞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下列过程中,不产生水的是( )
A.
基因的表达过程
B.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
C. ATP
转化为
ADP
D. [H]
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大量氧化
2
.
细胞都被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细胞的后裔,而在进化中这个祖先细胞的根本性质是保守不变的,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将研究一种生物所得到的知识用于其他种的生物,从而催生了
“
模式生物
”
的出现,它们通常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特点如:噬菌体(某种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
芥
、果蝇和小白鼠等,下列关于
“
模式生物
”
描述,正确的是( )
A.
“
模式生物
”
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
C.
“
模式生物
”
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
养基中进行培养
D.
“
模式生物
”
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3
.
如图表示
沮
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
a
、
b
、
c
、
d
代表小分子物质,
A
、
B
、
C
代表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
物质
A
是淀粉,在动物细胞内与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是糖原
②
物质
a
、
b
、
6
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糖
③
物质
a
、
b
、
C
、
d
进入细胞时分别需要不同的载体的协助,并消耗
ATP
④
若构成
两个大分子物质
B
的小分子物质
b
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这两个大分子物质
B
不相同
A. 0
项
B. 1
项
C. 2
项
D. 3
项
4
.
研究表明,自然界已经进化出了将
S
或
Se
整合到天然产物中的特异性机制,从而通过各自特有的途径来利用这两种元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
B. S
和
Se
是细胞中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的
R
基可能含有
S
或
Se
C. S
和
Se
能参与形成以碳链为骨架的复杂生物大分子
D.
地方性心肌病的发生与
Se
的缺少有显著相关性
5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
J
”
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
S
”
型曲线增长。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K
值是环境的最大负荷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B.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
d
点左右
C.
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防治虫害应在
c
点之后
D.
若图示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环境阻力出现在
e
点后
6
.
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
32
P
、
35
S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然后将普通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组上清液含极少量
32
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说明可能有少数噬菌体没有
侵染
B.
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
32
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可产生不含
32
P
的子代噬菌体
C.
乙组上清液含极少量
35
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可产生含
35
S
的子代噬菌体
D.
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
35
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可产生不含
35
S
的子代噬菌体
7
.
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作用时间短、范围局限的特点
B.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实现了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
去甲肾上腺素既可以作用于突触后膜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说明兴奋在突触双向传递
D.
某些神经递质与激素可以为同一种物质,作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8
.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
度可能不同
D.
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要发生自动复原
9
.
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昆虫口器长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深度的花冠筒的选择作用
B.
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
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
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昆虫与花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10
.
小鼠的某种上皮细胞与某种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细胞周期基本相同,但上皮细胞在培养时,呈现扁平不规则多角,且黏附在培养瓶内壁上;而该淋巴细胞则常常悬浮在培养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
C.
恒温培养箱中的
CO
2
浓
2024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三诊试卷-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