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
(
三
)
试题
九年级化学
第一部分
(
选择题共
18
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
(
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
)
1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与
“
碘酒
”
不同的是
A
.铁锈
B
.水银
C
.大理石
D
.食盐
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二氧化碳
C
.碳酸钠
D
.铁
3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B
.用胶头滴管吸取试剂时,先将胶头伸入瓶中,然后轻轻挤压
C
.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从左到右、先上后下
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撤离水中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
NH
4
Cl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
B
.
3
个钠离子:
3Na
+1
C
.
FeSO
4
的读法:硫酸铁
D
.
2O
2
中带点数字
“2”
的意义:两个氧原子
5
.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
与材料
B.
化学与生活
①
玻璃钢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擦试掉
②
塑料、青铜属于合成材料
②
铝制炊具不宜用钢丝球擦洗
C.
化学与能源
D.
化学与农业
①
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
氢氧化钠和尿素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②
风能、氢能、天然气属于新能源
②
钾肥和氮肥混合就是复合肥
A
.
A
B
.
B
C
.
C
D
.
D
6
.在催化剂作用下,
N
2
和
H
2
反应生成
NH
3
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过程中
H
和
N
原子数都不变
C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质量比为
3
:
1
D
.
NH
3
具有
N
2
和
H
2
的化学性质
7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为稀盐酸
取样,加入少量
AgNO
3
溶液,振荡
B
鉴别
NaOH
和
NH
4
NO
3
两种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
C
除去
CaCO
3
固体中的少量
CaCl
2
固体
加稀盐酸
D
除去
CO
2
中的少量
HCl
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8
.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化学变化的结果。将一定质量的镁条放入某一溶液
(
如图
)
,其溶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组成和质量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
B
.
C
.
D
.
9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A.
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HCl
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
等质量的
Mg
粉和
Fe
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
pH
的变化曲线
A
.
A
B
.
B
C
.
C
D
.
D
第二部分
(
非选择题共
42
分
)
二、填空题
10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谓回答下列问题。
(1)“
黑烧鹅
”
是一道色味俱佳、干净爽口、酥烂清香的美食。鹅肉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磷、钾、钠、镁、硒
(
填
“
分子
”
、
“
原子
”
或
“
元素
”)
等。
(2)
小红用
pH
试纸测得自家土壤没出液的
pH
为
5
,应施用
来改良土壤酸碱性。
(3)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燃烧燃料而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新型
NaBH
4
/H
2
O
2
燃料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aBH
4
+4H
2
O
2
=NaBO
2
+6H
2
O
,其中
NaBO
2
中
B
元素的化合价是
。
(4)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填序号
)
。
A
.倡导垃圾分类,让垃圾资源化
B
.严禁使用煤炭,防止空气污染
C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D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湿地生态
11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对于水的探索从未停止。甲图是某校直饮水机线路简图,乙图是该校化
学兴趣小组做电解水实验得装置简图。
(1)
甲图中
①②③
三个步骤中哪一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
填序号
)
。
(2)
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
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
(
填序号
)
。
A
.制取成本低
B
.燃烧产物无污染
C
.制备原料为水,来源广
D
.储存方便,安全
12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查阅资料:蓝色石蕊试纸用于检验酸性物质,遇酸变红。
(1)
实验一中振荡
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A
>
B
>
C
;对比
A
瓶与
(
填
“B”
或
“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
CO
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2)
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蓝色石蕊纸条:
(
填
“
变红
”
或
“
不变色
”
,下同
)
,湿润的蓝色石蕊纸条:
,结论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13
.如图所示为金属
B
发生反应的过程图,试推断:
(1)
写出物质
A
的化学式:
试卷解析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唐南中学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