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初一试卷 初一数学上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人教版 2024年 DOCX   8页   下载0   浏览0 5047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第1页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 节课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七 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 一 章“ 有理数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内容包括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 2.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 ” 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是进 一步 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 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进行熟练地运算 ; 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进行熟练地运算.(运算能力) (2)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分类讨论) 2.目标解析 教材是利用合情推理,通过比较数字算式蕴含的规律性,类比发现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推敲与比较这些算式,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并会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来描述这种规律,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有理数乘法法则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两个方面.因此,学生在初期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求他们从这两个方面分层次、有步骤地思考,即先考虑两个乘数的符号,然后决定积的符号,再考虑两个乘数的绝对值,进而决定积的绝对值大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本已学过正有理数的乘法,在中学已引进了负有理数以及学过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进行的.因此,教材首先对照小学乘法的意义和负有理数的意义,结合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实例,得出不同情况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进而归纳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具体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接下来,从含有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的具体实例出发 , 归纳出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是 0,积为0”的规律 . 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在含有加、减、乘的算 式中,没有括号时的运算顺序.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讲、练使学生能熟练地、准确地按照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