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初一试卷 初一数学上

1.2.2 数轴(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人教版 2024年 DOCX   7页   下载0   浏览3 4561字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1.2.2 数轴(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第1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 “教材”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 第2 课时 ,内容包括 数轴 的概念,用 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 2.内容解析 数轴是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它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学习数轴是把数和形统一起来的第一次尝试. 数轴建立了直线上的点与实数的对应,是一维的坐标系. 数轴使数的概念和运算可以与位置、方向、距离等统一起来,使数的语言得到了几何解释,数有了直观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或结论(例如,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就是要使任意一个实数能用唯一确定的点表示,同时,任意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实数(这样要求的意义需要学生逐渐体会),在这样的要求下,明确规定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是必须而且自然的. 这时,我们有: 原点 ↔0 (原点是区分方向的“基准”, 0 是区分正负的基准 . ) 单位长度 ↔1 (单位长度是度量线段长度的单位, 1 是实数单位,“单位”实际上给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 方向 ↔ 符号(空间中, A , B 两点“位置差别”的定量化定义,必须且只需“方向”和“长度”. 数轴上,方向只有“左”“右”两种,可以理解为“相反方向”. 在数轴上,正与负具有“相反方向”,正数与负数的实际意义就是描述现实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确定一个实数,需要“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要素,它们正好对应了定量化定义 A , B 两点“位置差别”的“方向”和“长度”.)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会画数轴,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 了解数轴 的概念,会用 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 (2)体 会数轴三要素和有理数集(实数集)中0,1和数的符号之间的对应关 系 ,从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知道数轴是一条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给定一个有理数,学生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它的点;能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目标(2)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体会的是在“用点表示数”时,数轴“三要素”保证了点与数的“一一对应”——给一个数,就有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反之,给一个点,就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 但本节课只要能体会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性,不要刻意强调“给一个点,不一定有一个有理数与之对应”.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
1.2.2 数轴(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