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本
节课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
“教材”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
法第1
课时
,内容包括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及
运算
.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正有理数和0的乘法,在前面已学习负有理数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行的.因此,教材首先以正数、0之间的运算为基础,构造一组有规律的算式,让学生从算式左右各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并得出规律,再以问题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填写什么数?”
为引导,让学生分别思考、探究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各应得到什么运算结果,从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总结规律,进而自然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在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对有理数乘法法则合理性的感知,能够初步了解即可,要求不宜过高,
着重放在
有理数乘法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有理数的乘法既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延伸,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有理数除法与乘方运算的基础,其乘法法则的提炼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确定乘积的符号,可以让学生尽早领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获得发展所必备的数学素养.
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知识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往往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结论是重要的,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因此在研究有理数乘法时,首先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解答有关“小虫
爬行
”的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探索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最后让学生对所得的数学式子进行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感受“规定”的合理性,明晰结论,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在归纳法则时,引导学生类比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方法进行分类讨论,同时与小学的乘法进行类比,找出异同点,从而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有理数乘法”的认知结构.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了知识,也让学生长了智慧,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与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能够理解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给出的推理过程,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