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3
平行线的性质
(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动手画出两条平行线,再画出一条直线截取这两条平行线,然后拿出量角器测量一下所形成的八个角,对比一下度数关系,就可以得到结论;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基础知识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
)
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关系,从而上升到结论,得到平行线的性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不断的试验过程中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从而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
(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素养;
(
3
)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做题技巧,训练做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
4
)在师生共同思考与合作下,学生通过概括与抽象、类比的方法,体会了归因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提升了学生
的数学抽象素养,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
5
)
通过不断地试验,提高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证明、定理
三、
【学情分析】
1
.认知基础
平行线的性质是运用平行线关系的基础,也是后面几何证明过程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通过试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之后的性质应用上更加灵活;
2.
认知障碍
平行线的性质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在运用性质的时候,直接运用的比较熟练,一旦需要多次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或者需要其他条件再用平行线的性质此类题型,学生会把握不住方向,从而导致证明过程无法继续;
四、【教学设计思路
/
过程】
课时安排:
约
2
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会进行相关的证明,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间的区别联系;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
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会对命题举反
例
;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5
.1.1
平行线的性质验证
问题
1
:
同学们,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平行线的判定,那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破解方法】
通过画出两条平行线,再画出一
5.3 平行线的性质(单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